分卷阅读252

记得没那么清楚。
  所以, 在此之前, 他也不知道这部《明星罗曼史》的制作人居然是费尔曼先生。
  “有些遗憾,但也是没办法的事。”
  阿尔沉思半天,只能给出这么一句话:“咱们再找别的制作人就是了。”
  科斯塔温切尔导演显然也是同样的看法。
  只是比起阿尔的冷静, 他稍稍有点儿争强好胜,忍不住又嘀咕几句:“太遗憾了!阿尔,太遗憾了!我们的剧可要比什么罗曼史好上百倍呢。”
  阿尔不由一笑,没怎么放在心上。
  他和科斯塔导演都不是坏脾气、爱迁怒和死缠烂打的人,事已至此,不过是私底下讨论了几句后,就决定把事情简简单单地翻篇了。
  尽管这事耽误了他们不少时间,还让‘已经对外声称要和费尔曼合作’的他们很丢面子。
  可归根到底,对方只说回去好好看剧本、考虑考虑,正式合同没签,口头约定也没有……
  哎?
  想到这里,阿尔和科斯塔导演不由面面相觑,都有点儿自我怀疑了:“难道说,是我们自己想太多、误会人家了?”“其实,这些天一直毫无音讯,没准儿就是人家委婉的拒绝?”
  这么一来,完全没立场去问什么。
  太尴尬了!
  阿尔当即做了个小小的手势,示意这件事不要再提:“我们还是聊聊剧吧。”
  科斯塔导演立刻配合地点点头,将话题转开,只还是忍不住感叹了一句:“明明是这么好的剧,可怎么格外曲折呢?“
  阿尔闻言,不免苦中作乐地叹气:“你不知道,我就这命呢。当初,我找你的时候,不也是……”
  “好了,好了,别说了,再找,咱们再找。”科斯塔导演也没招了。
  这事说来不幸。
  但幸运的地方在于,经历过这么令人窘迫的事情后,阿尔和科斯塔导演就像是一起同甘共苦后的战友般,增进了了解,彼此的友情也得以加深,他们彻底摆脱了以往那种生疏、假客气的状态,开始变得齐心合力起来。
  又过了几天,事情再次迎来转机。
  科斯塔导演的妻子瑟琳娜,帮忙找上了她昔日的一位至交好友,再将剧本拿过去给对方看了一遍后,这位好友当即表示愿意帮忙牵线搭桥,联系一位名叫安德鲁斯的制作人。
  “不管他水平到底如何,但你们知道,安德鲁斯是个识货的。”
  热心的好友这么说。
  而她之所以这么说的原因在于,这位制作人很有名气。
  用科斯塔导演的话来说就是:“在当下戏剧圈中,论作品数量,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他。”
  换句话说,这是一位高产制作人。
  但恰恰因为高产,他的业内评价反而良莠不齐、两极分化的厉害,因为他既做大热的经典作品,却也做一些票房惨淡的扑街作品,以至于,别人很难对他做出一个较为合理,又公允的评估。
  不过,同样是因为高产的缘故。
  阿尔和科斯塔导演或多或少都看过他以前做出来的剧。
  “我不知道他适不适合,但我知道,他对自己制作的每一部剧都十分热爱。”
  科斯塔导演分析说:“哪怕是那些票房惨淡的扑街作品,你能感受到他的用心。”
  “这就足够了。”
  阿尔很满意地补充说:“我喜欢用心的人。”
  温切尔夫人联络了自己的那个好友,约好第二天见面。
  第二天,他们几个人便在一家餐厅中共进午餐了。
  尽管同是制作人,但鲁斯和那位费尔曼先生却是完全不同的风格。
  费尔曼先生十分健谈,同人见面后,往往要滔滔不绝地说一堆,而且,说话时,态度极为诚恳、热情;可这位鲁斯先生却一脸自闭、沉默寡言,反应迟钝,完全不愿主动开口。
  因此,在约见的过程中,温切尔夫人和她的闺蜜好友一直竭尽所能地寻找话题,活跃气氛。
  两位女士真是费了好大的劲儿,才没让场面变得太过冷清。
  等到午餐结束。
  这位鲁斯先生才表示,要先拿走剧本,选择回去看看,考虑后再给答复。
  这也算是正常的行为,可由于费尔曼先生的前车之鉴……
  阿尔和科斯塔导演对视一眼后,不约而同地都感觉有些别扭。
  而当他们为此别扭的时候,费尔曼先生那头却终于有了音讯。
  他表现得像是根本没有《明星罗曼史》那回事一样,兴奋又快乐地找上了门,还赞美着剧本的优秀:“告诉我,西尔维先生,我之前有没有说过你的剧本很棒?”
  “呃,是的,你说过。”阿尔尴尬地回应着。
  “那我一定要再说一遍,它真的很棒,我太荣幸能收到它了。”费尔曼夸张地说着。
  阿尔和科斯塔导演互望着,都从对方的眼睛中看到了相同的茫然表情:这人怎么回事?
  最终,还是阿尔实在忍受不了这么莫名其妙的状况,直接试探地询问起来:“抱歉,先生!很感谢您的赞美,但您看,既然剧本这么好,我们什么时候签合同,将它搬上舞台呢?”
  费尔曼先生就又一次开始滔滔不绝地说了起来。
  阿尔极力想要从他的话语中挖掘出一些关键信息,可这就像是在大海中找金鱼一样困难,等被绕得晕晕乎乎,彻底摸不清东南西北之后,这位制作人先生才终于说出了真实的想法:“我
o
地址发布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!
【感谢您多年来的支持】
【一起走过的春夏秋冬】
【一路陪伴…感谢有你】